“软硬兼施”育人才
不管科技如何发达,怎样改变着财务人的工作方式,最终还是需要财务人员来接受管理会计的理念和操作信息系统。所以,转型还是要“以人为本”,财务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至关重要。这个道理是董魏年年轻时通过失败的经验教训得来的。
董魏年坦言,当时在英国公司的那段经历,是自己整个职业生涯中视野和知识得到最大提升的阶段,也是自己个人英雄主义和完美主义最强烈的时候。当时,公司新上了ERP系统,团队成员对系统的操作还不是很熟悉,在“并行运作”期间很多工作还都需要手工操作。比如每个月3张报表的手工对账,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报表对平,不能有丝毫差错,这对下属来说就非常头疼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那时,董魏年已经负责财务部门的所有工作,并同时主管IT和HR 的工作,并且临近年底,是财务最繁忙的时候,董魏年手头的工作已经令他分身乏术。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,当他得知下属不能胜任对平财务报表的任务时,自己竟接手过来,没日没夜地加班对账,导致劳累到声音嘶哑,说不出话来。最后还是老板强制要求给他放假,要求他休息,才算作罢。
事后,董魏年自己反思,如果不是自己太要强,要求完美,就算提前一两个月培养自己的下属,他们应该能够胜任该完成的工作。董魏年感叹,随着职位的升迁,工作中总有自己精力顾及不到的地方,这个时候必须要关注自己团队成员的成长,他们成长的速度和质量其实反映了自身的成长,而这正是公司对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要求。“永远不要害怕自己被超越,能够看到培养的人快速成长,是值得骄傲和高兴的。”董魏年自信地表示。
正是因为对人才培养有着深刻的教训和理解,在之后的工作中董魏年始终把培养人才当作重点,他很自豪培养出四、五个CFO。在董魏年看来,“不论是CFO 还是普通的财务人员,都应该具备专业知识的硬技能和像沟通技巧等在内的软技能,在专业素养过硬的情况下,真正能决定你走多远的是和自己个性修养相关的软技能,这个软技能也直接决定了你在多大程度上被公司不同组织接受,你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。”
对于软技能的提升,董魏年表示这个改变是需要悟性和时间的。在他看来,只有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缺点,并能勇敢地向身边的人求助,帮助自己一起改善时,才是改变真正发生的时刻。如果一个人可以拥抱自己的缺点和内心深深的恐惧,那么,改变一定会出现。
财务人员想要转型,其成功的开端也源于这一念的改变:一定要认识到财务职能存在的界限以及自身专业素养存在的短板,努力去弥补这些短板来打破职能上存在的天然界限,并可以借助先进的科技力量和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。若能根据转型的本质轨迹做到如此,那么,改变已然出现。
全文下载